Trouvez des professeurs en Anglais
tezza
弥衡是个好榜样吗? 我昨天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易老师讲的是弥衡的故事。说实话,我看《三国》时没有注意到他。但易老师把他的故事讲得那么精彩,就授意我写关于他的文章。 弥衡不属于《三国》里显赫的人物。他是个年轻的人才出众,博闻强记。然而他也目空一切,恃才傲物。他唯一的知己孔融一直歌颂他,一直把他推荐给朝廷。当时统治朝廷的曹操很欣赏人才,心甘情愿跟他见面。但是弥衡因为瞧不去曹操就不想见他,而且在曹操的背后一直说他的坏话。曹操听到这个之后感到不爽。曹操就安排羞辱祢衡的计划。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他就命令弥衡出席宴会当鼓吏。在宴会上祢衡击鼓了,而且敲得非常漂亮。他一边敲,一边往曹操走。走到曹操的跟前时,祢衡被一位负责礼仪的官员拦住了。官员批评他,说:“你这小子懂不懂规矩?参加宴会的鼓吏要穿专门的鼓吏制服。”祢衡很冷静地回答:“诺”,然后开始慢慢地把衣服脱掉了。脱得一丝不挂之后他坦然地传鼓吏制服,然后继续敲鼓。他胆大包天的行为暂时把曹操弄得下不了台了。曹操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原来想把祢衡羞辱,结果自己反而感到难堪了。 祢衡在大家的面前公然地进行这种放肆的行为,没被曹操伏法算是很幸运。他只被打发到刘表。刘表本身比曹操温柔和随和。不过祢衡不仅没有抓住这个痛改前非的好机会,他反而把刘表挖苦讽刺了,又被打发到了别的军阀。不料他新的老板黄祖不好惹,得罪了他之后被斩首了。 怎么评价祢衡这个人呢?后世佩服他的人不少,认为祢衡即傲骨又清高。这很容易理解。世界上的马屁精那么多,这种不愿意逆来顺受,不服当局的人很罕见。有时候反对我们的老板和领导是个很值得我们的赞美的行为。最然忠言逆耳,我们觉得老板或者领导犯错误的时候应该有担子敢向他们提出意见。不过祢衡辱骂领导的原因好像不是因为打抱不平什么的,而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可一世。他自绝与人民,见谁就寒碜谁。大家都遭受他的白眼。即便他是个人才,在当时出生那么多旷世奇才的情况下,他也不应该那么狂傲吧。毕竟诸葛亮和周瑜都愿意在别人的手下,他凭什么不愿意呢?有人称祢衡简直是个神经病罢了。 谁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他的故事。
11 août 2015 11:12
Corrections · 21
2

弥衡是个好榜样吗?

我昨天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易老师讲的是弥衡的故事。说实话,我之前看《三国》时没有注意到他。但易老师把他的故事讲得那么精彩,(who?易中天?易中天授意你写他的文章?)就授意我写关于他的文章。

授意:someone 授意(allow / let / make) someone do something.

 

弥衡不属于《三国》里显赫的人物。他年纪轻轻,人才出众,博闻强记。然而他也目空一切,恃才傲物。他唯一的知己孔融一直歌颂他,一直把他推荐给朝廷。当时统治朝廷的曹操很欣赏人才,亲自(心甘情愿 is not good here 曹操一般不会和平庸的人见面,所以这里说“亲自”,表示出曹操对祢衡的重视和欣赏)跟他见面。但是弥衡却(meaning 反而, or you can use 反而 instead of 却)因瞧不曹操就不想见他,而且在曹操的背后一直说他的坏话。曹操知道后感到不爽。于是(请注意要用连词,不然句子之间太突兀了)曹操就安排了一个羞辱祢衡的计划。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他就命令弥衡(出席 is not good here. Because 出席 is used for the important people, for example the USA president 出席了一个宴会. Here 祢衡 is just a 鼓吏.)在一个宴会上当鼓吏。祢衡在宴会上击鼓而且敲得非常漂亮。他一边敲,一边往曹操那边走。走到曹操的跟前时,祢衡被一位负责礼仪的官员拦住了。官员批评他,说:“你这小子懂不懂规矩?参加宴会的鼓吏要穿专门的鼓吏制服。”祢衡很冷静地回答:“诺”,然后开始慢慢地把衣服脱掉了。脱得一丝不挂之后他坦然地穿好鼓吏制服,然后继续敲鼓。他的惊人之举反而(we use 反而 because 祢衡 should have been 弄得下不了台 by 曹操 ---- this is 曹操's plan, but the fact is opposite --- 反而)弄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原来想祢衡羞辱,结果却适得其反

祢衡在大家的面前公然地进行这种放肆的行为没被曹操杀掉(伏法 is used when someone break the law, here it seems that 祢衡 didn't break any law, he just 让曹操下不了台)算是很幸运。他只被打发到刘表那里。刘表本身比曹操温柔随和。不过祢衡不仅没有抓住这个痛改前非的好机会,反而把刘表挖苦讽刺了。于是他又被打发到了别的军阀那里。不料他新的老板黄祖不好惹,得罪了黄祖之后被斩首了。

怎么评价祢衡这个人呢?后世佩服他的人不少,认为祢衡即傲骨又清高。这很容易理解。世界上的马屁精那么多,这种不愿意逆来顺受不服当局的人很罕见。有时候反对我们的老板和领导是个很值得我们赞美的行为。虽然忠言逆耳,但我觉得当老板或者领导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大胆向他们提出意见。不过祢衡辱骂领导的原因好像不是因为打抱不平什么的,而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可一世。他自绝与人民,见谁就寒碜谁。(这两句话写得太好了大家都遭受他的白眼。所以即便他是个人才,在当时有那么多旷世奇才出生的情况下,他也不应该那么狂傲(see below)。毕竟诸葛亮和周瑜都愿意别人的手下,他凭什么不愿意呢?难怪有人称祢衡只(see below)是个神经病罢了。

谁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他的故事。

 

About: 吧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it can emphasize a kind of emotion:

- 我们去哪儿?

- 我们去动物园吧。 吧 here tells us that this sentence is your advice. The emotion here is: see, this is just my advice, if you have a better idea, you could ignore my advice.

 

即便他是个人才,在当时有那么多旷世奇才出生的情况下,他也不应该那么狂傲吧。

this your sentence. "即便他是个人才,在当时有那么多旷世奇才出生的情况下," this part makes us feel that you are state your opinion, which you believe that it's right.

"他也不应该那么狂傲吧" this part gives us a kind of emotion that this is just your own opinion, which may be wrong.

If it's the first case, plz delete the 吧.

If it's the second case, plz add something like “我觉得”

所以我觉得,即便在..................情况下,他也不应该.....吧。

the structure here is: 我觉得...........................吧。 This structure tells us that this is just your own opinion, which may be not right.

 

有人称祢衡简直是个神经病罢了。

You can't use 简直 and 罢了 together. 简直 means definitely, totally, absolutely; 罢了 means just, only.

简直 + 就是

只(不过) + 罢了

我只(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 ----- I am just a common people.

他简直就是个超人! ------ OMG! He is definitely / totally / absolutely a superman!

Here what you neeed is 只....罢了:He is just an idiot.

11 août 2015
2

弥衡是个好榜样吗?

我昨天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易老师讲的是弥衡的故事。说实话,我看电视剧《三国》时没有注意到他。但易老师把他的故事讲得那么精彩,就授意我写关于他的文章激发了我写关于他的文章的灵感

弥衡不属于《三国》里十分显赫的人物。他是个年轻的人才出众(青年才俊),博闻强记。然而他也目空一切,恃才傲物。他唯一的知己孔融一直歌颂(称赞)他,一直把他推荐给朝廷(向朝廷举荐他)。当时统治朝廷的曹操很欣赏(赏识)人才,心甘情愿愿意跟他见面。但是弥衡因为瞧不去曹操就不想见他,而且在曹操的背后一直说他的坏话(在背后说曹操的坏话)。曹操听到这个之后(听说后)感到不爽。曹操就安排羞辱祢衡的计划(准备羞辱祢衡一番/一下)。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他就命令弥衡出席宴会当鼓吏(充当宴会鼓吏)。在宴会上祢衡击鼓了,而且敲得非常漂亮。他一边敲,一边往曹操走。走到曹操的跟前时,祢衡被一位负责礼仪的官员拦住了。官员批评他,说:“你这小子懂不懂规矩?参加宴会的鼓吏要穿专门的鼓吏制服。”祢衡很冷静地回答:“诺”,然后开始慢慢地把衣服脱掉。脱得一丝不挂之后他坦然地穿鼓吏制服,然后继续敲鼓。他胆大包天的行为时把曹操弄得下不了台。曹操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原来想羞辱祢衡,结果自己反而感到难堪了(反而把自己弄得十分难堪)

祢衡在大家的面前公然地进行(做出)这种放肆的行为,没被曹操伏法算是很幸运。他只被打发到刘表处/那里。刘表本身比曹操温柔和随和。不过祢衡不仅没有抓住这个痛改前非的好机会,他反而把刘表挖苦讽刺了一番,被打发到了别的军阀那里。不料他新的老板黄祖不好惹,得罪了他之后被斩首了。

怎么评价祢衡这个人呢?后世佩服他的人不少,认为祢衡傲骨又清高。这很容易理解。世界上的马屁精那么多,这种不愿意逆来顺受,不服当局的人很罕见。有时候反对我们的老板和领导是个很值得我们的赞美的行为。然忠言逆耳,我觉得老板或者领导犯错误的时候应该(敢于)向他们提出意见。不过祢衡辱骂领导的原因好像不是因为打抱不平什么的,而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可一世。他自绝人民,见谁就寒碜谁。大家都遭受他的白眼。即便他是个人才,在当时那么多旷世奇才的情况下,他也不应该那么狂傲吧。毕竟诸葛亮和周瑜都愿意在别人的手下,他凭什么不愿意呢?有人称祢衡简直是个神经病罢了

谁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他的故事。

 

BTW:

括号里面是我会用的词。

11 août 2015
1

弥衡是个好榜样吗? 

我昨天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易老师讲的是弥衡的故事。说实话,我看《三国》时没有注意到他。但易老师把他的故事讲得那么精彩,就授意我写关于他的文章。【1】 

弥衡不属于《三国》里显赫(显著or显眼)的人物。但or可是个年轻的人才出众年纪轻轻or青年才俊,才华出众,博闻强记Good。然而他目空一切,恃才傲物Good。他唯一的知己孔融一直歌颂赞颂or称赞他,一直把他推荐给朝廷(一直向朝廷推荐他)。当时统治朝廷的曹操很欣赏(赏识)人才,心甘情愿跟他见面礼贤下士,愿意接见他。但是弥衡因为瞧不曹操就不想见他,而且在曹操的背后一直说他的坏话。曹操听到这个之后感到不爽。曹操就安排计划or设计羞辱祢衡的计划。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他就命令弥衡出席宴会当鼓吏。在宴会上祢衡击鼓了,而且敲得非常漂亮。他一边敲,一边往曹操走。走到曹操的跟前时,祢衡被一位负责礼仪的官员拦住了。官员批评他,说:“你这小子懂不懂规矩?参加宴会的鼓吏要穿专门的鼓吏制服。”祢衡很冷静地回答:“诺”Good,然后开始慢慢地把衣服脱掉了。脱得一丝不挂之后坦然地穿上鼓吏制服,然后继续敲鼓。他胆大包天的行为暂时反而把曹操弄得下不了台了。曹操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Good原来原本想把祢衡羞辱一顿or一番,结果自己反而感到难堪了(适得其反)

祢衡在大家(众人)的面前公然地进行(做出)这种放肆的行为,没被曹操伏法(问罪)算是很幸运。他只被曹操打发到刘表那里。刘表本身比曹操温柔温润和随和。不过祢衡不仅没有抓住这个痛改前非的好机会Excellent,他反而把刘表挖苦讽刺了(又挖苦讽刺了刘表)于是又被打发到了别的军阀。不料他新的老板黄祖不好惹,得罪了他之后被斩首了。

怎么评价祢衡这个人呢?后世佩服他的人不少,认为祢衡傲骨又清高。这很容易理解。世界上的马屁精那么多Good这种不愿意逆来顺受,不服当局(不趋炎附势)的人很罕见。有时候反对我们的老板和领导是个很值得我们的赞美称赞的行为。最然所谓忠言逆耳,我们觉得老板或者领导犯错误的时候应该有担子敢敢于向他们提出意见。不过祢衡辱骂(批评)领导的原因好像不是因为打抱不平什么的,而只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自鸣得意),不可一世。他自绝人民,见谁就寒碜谁【2】。大家都遭受他的白眼。即便他是个人才,在当时出生那么多旷世奇才奇才辈出的情况下,他也不应该那么狂傲吧。毕竟诸葛亮和周瑜都愿意在别人的手下(放低身段or寄人篱下),他凭什么不愿意呢?有人称祢衡简直是个神经病罢了。【3】

谁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他的故事。

 

【1】我不确定你的意思?难道是易老师授权你写了这篇文章?或者是易老师给了你写作灵感?亦或其他意思?

I'm not sure what's your meaning. Did Teacher Yi authorize you to write this notebook? Or Teacher Yii gave your a writing inspiration? Or another meaning? 

 

【2】这段用词完美!但他的好友孔融是个例外,当然如果你为了突出祢衡的缺点,这样也可以。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entence is perfect! but his friend Kong Rong is except. However if you want to emphasize Mi Heng's disadvantage, it should be all right.

 

【3】“简直”和“罢了”,两个同时用不自然,留下一个就都行了。更多可参考bear234的意见。

“简直”and“罢了”, use both of them in here is no natural, leave one of them is okey. More can refer to bear234's advices. 


Thanks Tezza, I have known a lot of Mi Heng after read your notebook! I'd like to recommend another man looks like him who may be you familar—Yang Xiu.

谢谢 Tezza,读完你的文章后,我才了解一些弥衡!我想向你推荐一位,与他相似的人,可能你也熟悉——杨修。


 

11 août 2015
1

弥衡是个好榜样吗?

我昨天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易老师讲的是弥衡的故事。说实话,我看《三国》时没有注意到他,但易老师把他的故事讲得那么精彩,就引起了我写关于他的文章的兴趣。

弥衡不属于《三国》里显赫的人物,他是个年轻的人才,博闻强记。然而他也目空一切,恃才傲物。他唯一的知己孔融一直歌颂他,一直把他推荐给朝廷。当时统治朝廷的曹操很欣赏人才,心中也有意接见他。但是弥衡因为瞧不起曹操就不想见他,并且在曹操的背后一直说他的坏话。曹操听到这个之后感到不爽,就计划羞辱祢衡一番。曹操听说祢衡会击鼓,他就命令弥衡出席宴会当鼓吏。在宴会上祢衡表演得非常漂亮,他一边敲,一边往曹操面前走。走到曹操的跟前时,祢衡被一位负责礼仪的官员拦住了。官员批评他,说:“你这小子懂不懂规矩?参加宴会的鼓吏要穿专门的鼓吏制服。”祢衡很冷静地回答:“诺。”然后慢慢把衣服脱掉,脱得一丝不挂之后坦然地穿上鼓吏制服,然后继续敲鼓。他胆大包天的行为一时把曹操弄得下不了台了。曹操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原来想羞辱祢衡,结果自己反而感到难堪了。

祢衡在大家的面前公然地进行这种大胆的行为,没被曹操伏法算是很幸运,他只被打发到刘表处。刘表本身比曹操温柔随和,不过祢衡不仅没有抓住这个痛改前非的好机会,反而把刘表给挖苦讽刺了一番,又被贬谪到了别的军阀那里,不料他新的老板黄祖不好惹,得罪了他之后被斩首了。

怎么评价祢衡这个人呢?后世佩服他的人不少,认为祢衡即傲骨又清高。这很容易理解,世界上的马屁精那么多,这种不愿意逆来顺受,不服当局的人很罕见,有时候反对我们的老板和领导是个很值得我们的赞美的行为。即便忠言逆耳,我们也应该在老板或者领导犯错误的时候敢于指正。不过祢衡辱骂领导的原因好像不是打抱不平什么的,而是他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可一世。他自绝与人民,见谁就寒碜谁,大家都遭受他的白眼。即便他是个人才,在当时有那么多旷世奇才的情况下,他也不应该那么狂傲吧。连诸葛亮和周瑜都愿意在别人的手下,他凭什么不愿意呢?有人称祢衡是个神经病罢了。

谁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喜欢他的故事。

11 août 2015
我没看过哈姆雷特。作为一个英国人我也有点惭愧。。。
23 août 2015
Afficher plus
Vous souhaitez progresser plus vite ?
Rejoignez cette communauté d'apprentissage et essayez les exercices gratui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