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
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名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但事实上,现在对成语的理解是混乱的,我个人觉得很多都算不上成语。现在对成语的定义,我看定义成“成语词典上有的叫成语”还差多。其实,我个人觉得现在“成语”包含的太广了,里面有许多只能算熟语、俗语、习语,而不能算成语。比如你举的“兴高采列”算成语,它的最早出自《文心雕龙》。而”过河折桥“没有任何的出处,而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看出它的含义,所以很可能只是个俗语,还有”卸磨杀驴“一听就象是俗语。而””落井下石“听起来也不怎么雅,但它有出处,语出韩愈《柳子厚墓专铭》,所以是个成语,还有“兔死狗烹”还是成语。
如果我是专家,那我一定严格限制每个词语的成语资格,真这样做的话,相信一半以上算不上是成语。可惜我不是专家,说了没用,所以,只要是成语词典上有的,你就认为是成语就可以了。
不过从使用的角度来说,算不算成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那个词的理解,来历、典故知道多少。算不算成语只要不是考试,你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