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湖南长沙有位高僧名景岑,号招贤大师,人们称他为长沙和尚。
招贤大师常常出门传道讲经,没有固定的住所。一天,他被邀上法堂讲解佛经。
他讲得头头是道,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有一位僧人听得很起劲,趋前向他提了几个问题。
两人一问一答,讲的都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即“十方世界”的事。
招贤大师为了说明十方世界是怎么回事,就出示了一份偈贴(佛经中的颂词,偈ji4)
那偈贴上写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意思是说,百尺竿头仍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是登峰造极。后来人们就用百尺竿头来比喻不应满足已有的成绩,应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