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ham
诺鲁孜节  诺鲁孜节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新疆,凡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诺鲁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达一天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鲁孜”节也叫迎春节。   

诺鲁孜节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历史,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该节日形成初期,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突厥部落的先辈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在晚冬初春把昼夜时差持平之日称之为“日生”、“年头”,并把此日开头的月称之为“羊羔月”。此时正值冰雪消融、草木返青、大地复苏、牲畜产仔的时节,这时牧民们—面兴高采烈欢度节日,一面清点安全越冬的牲畜,准备开始草原放牧。随着以牧转农、定居、城郭进程的发展,该节日增添了更丰富的内容。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史料上以“九回鹘”记载的西回鹘用塔吉克语称此节为“诺鲁孜节”。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节在保留原始面貌的基础上,增添了浓郁的“艺术节”色彩。总之,诺鲁孜节在增进西域和中原间的礼尚往来、加强文化交流,尤其在形成古丝绸之路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每年的3月20日至22日,全世界有30多个民族与维吾尔族人同一时间庆祝诺鲁孜节。维吾尔族相传至今的节日形式主要包括:
(1)每年昼夜时差相等时分即3月20日——22日夜晚零点击打诺鲁孜节鼓,普告天下节日来临;
(2)听到鼓声的人们自发地汇集到击鼓地点唱歌跳舞,直至天明,这是诺鲁孜节麦西莱甫开幕的标志,第二天从日落开始至次日太阳冉冉升空为止。这是琴师、歌手、舞手显示才能的最好舞台;
(3)次日,人们洗浴净身,换下冬装,吃诺鲁孜节饭,邻里间相互赠送诺鲁孜节饭以示祝贺新年。原先有恩怨纠纷的人们相互间拜年谅解和好,甚至离异夫妻间协商破镜重圆;
(4)早餐后,邻里中的男人汇聚到德高望重者家中,就帮助居住区内贫困残疾者进行讨论,自愿捐助贫困者;
(5)家家户户全部动员,对家里户外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拆洗衣物被褥;
(6)为鸟雀筑巢,为它们繁殖打基础;
(7)上坟,在亲人坟头上施洒谷物;
(8)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维修或重建桥梁,清理池塘,做好引进春水的准备,并全面动员,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9)该节也称之为踏青节,家家户户连续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出来的系统的迎新年节日,是为进入春耕生产,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做准备的节日,是艺术的节日、体育的节日。

同胞们,诺鲁孜节快乐~~<img alt="" src="http://www.italki.com/fckeditor/editor/images/smiley/msn/teeth_smile.gif" />
20 Mar 2011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