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我不是专业的对外汉语老师,最多在认识外国语伴之后看了一些中文语法书
但是有些中文母语者的修改,先不说语法,整个语句根本就是不通的,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
这种情况感觉不管是评论还是DISLIKE都很不NICE(可能只是我个人玻璃心),只能再加一个修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已经有了修改就不怎么会点进去
你们怎么看
我不喜欢那样的修改。最好尽可能按照原作者的逻辑去改句子,这样对方才能明白错误在哪里。
同一个意思本来就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如果不那样的话,修改的意义在哪里呢?
有時候只是習慣或區域差異吧?
像是你寫的東西,對我來說也有一些不通順的地方。
例如:「最多在認識...」我會習慣加上「只」,變成講「最多也只是在認識...」;「表達什麼意思」我會習慣只講「表達什麼」;「你們怎麼看」這講法感覺很廣東,像是廣東話的「你地點睇」直翻過來的,我會講「你們覺得呢」
上网没有门槛,水平自然就参差不齐。半罐水又好为人师者不在少数。
关键是我还看到不少顶着职业教师帽子的,给人改得面目全非,与人家英文原文的意思相去万里。可怕。
在学习过程或者社会工作中,不管被指出多丢人的错误,我个人感觉都是感激胜过难过。而且,也存在这种情况,因为自己理解有误或者有限,而无法准确理解对方的表达。只有说出来了,才能见分晓,而且总会有人从中获益。只要注意表达就可以了,不人身攻击,对事不对人。
PS: 其实不仅是中文母语者会出现修改错误,语句不顺的情况,我也同样遇到过很多英语母语者的解释不当,表达不顺的情况,大部分第一反应是觉得无法借助对方的解释更好的理解文章/对话,只能不断的寻求多位母语者进一步核实。估计,不管什么语言,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所以能遇到像你一样想纠正对方错误的人,绝对帮了大忙。至于国人的中文水平,大学普及率如此高的情况下,真心不觉能以这种情况来否定大部分的人。
我现在很少来这个网站,可能因此也很少见到你说的那么严重的情况。如果方便的话,可以截取一段让我们看看。这样大家在讨论才能真的基于同样的问题。
另外楼上提到的地域差异,我个人觉得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理解,并心存包容,不是也挺好吗?比如大陆说地铁,台湾讲捷运,就像伦敦人讲underground/tube,而美国人讲subway一样。
关于 高梓根 的评论,他讲出他的感受,我个人不觉得有什么冒犯人的地方,顶多就是说出了前面存在的地域差异。这其实是挺好的讨论。大家可以加深对彼此不同讲法的了解。
另外,我还要加一点时间差异,因为语言是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的。我不知道 高梓根 提到的感受是不是语言学上的事实,但大陆普通话这几十年是有变化的,吸收了很多新的元素,确实可能让台湾的朋友产生一些不一样的认知。所以我们更应该多交流,多了解彼此的感受。
具体到那一句话,“你们怎么看”和“你们觉得呢”在现在的大陆普通话里是一样的,可以互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