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d Engels Leerkrachten
grassoar
吴方言简介
吴语是汉语的一支。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支
吴语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和安徽南部。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
吴语的语音和官话差别较大,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纯粹用吴语书面语写就的《海上花列传》非吴语人无法理解。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但也有人把上海话当作代表
声母
* 最主要的特征是中古全浊声母至今仍保留浊音音位,比如“冻”、“痛”、“洞”的声母分别[t]、[t?]、[d](普通话“洞”的声母清化为[t]),尽管全浊声母在起首或单念时通常清化,即清音浊流,只在词或语句中维持浊音。
* 清塞音爆破性较其它汉语强。
* 疑母洪细皆读鼻音(疑泥细音混同)。如上海“鳄”[??o?2]≠“恶”[?o?5],“艺”[??i113]]≠“异”[?ji113]。
* 见系声母(见溪群,广义包括疑影晓匣)有文白异读,分别念舌面音与舌根音(或喉音)。如上海“家”[?ia52]文/[ka52]白、“颜” [??i?113]文/[???113]白、“樱”[?i?52]文/[?ã52]白、“孝”[?i?335]文/[h?335] 白、“学”[?ja?2]文/[?o?2]白。
* 微母有文白异读——[v高元音/?w低元音]和[m?]。如上海“物”[v??2]文/[m???2]白;“网”[?wɑ?113]文/[m?ɑ?113]白。
* 奉母部分有文白异读——[v]和[ b ]。如上海“凤”[vo?113]文/[bo?113]白(凤仙)、“肥”[vi113]文/[bi113]白(肥皂)。
* 日母有文白异读——[z~?]和[n?~??]。如上海“日”[z??2]文/[??i??2]白、“人”[z?n113]文/[??in113]白。
* “鸟”字声母有文白异读——上海[??i?335]文/[ti?335]白,白读合古音“都了切”。
* 泥来母不混(南方只有吴语、客家话完全区分泥来母),“弄”字依古音“卢贡切”读来母上海[l?o?113]。
* 边、鼻音[l]、[m]、[n]、[?]、[?]均分为清浊两套,分别与阴阳声调相配,可视为清浊对立的一部分。
韵母
* 介音[j]、[w]、[?]发音短促,具有辅音性(金衢片金华地区例外)。
* 蟹摄一、二等不同韵。
* 咸、山摄见系一、二等不同韵,如上海“官”[kwø52]≠“关”[kw?52](杭州话除外)。
* 梗摄二等白读跟梗摄三、四等、曾摄不混,如上海“撑”[??ã335]≠“称”[????335]。
* “打”上海[tã335]字韵母同“冷”上海[l?ã113],合古音“德冷切”。
* “大”口语大多读“唐佐切”,如上海[du113]。
* 绝大多数地区保留入声韵(除东瓯片、金衢片金华地区外,均收喉塞音[?])。
* 边、鼻音[l]、[m]、[n/?]、[?]能自成音节,并分为阴阳(清浊)两套。
节奏组
1. 单字调
* 吴语大多有七八个声调(中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各因声母清浊分为阴阳,部分地区阳上并入阳去,如苏州)。
* 上海进一步将阳平并入阳上去(阳舒统一),阴上并入阴去,所以只有五个声调(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 北吴苏沪嘉小片的吴江县与嘉兴府(部分),除了声母清浊影响分调外,清声母的送气与否也构成分调条件,如次阴平(清送气)与全阴平(清不送气)不同。吴江县的各个乡镇分调格局各异,有十到十二个声调(与壮侗语言的十五调格局原理类似)。
* 在八声调具全的地点(如绍兴),古浊上字不混入阳去,仍归阳上(汉语族仅有吴、粤两分支的阳上同阳去有严格区别,其余汉语分支皆不同程度地有“浊上归去”现象)。
2. 连读调
*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构成一个连读单位,其中每一音节(字)的声调往往不同于该音节(字)单念时的声调。
30 jan. 2008 06:57
Opmerkingen · 6
吴方言和北方话相比下真的觉得听上去很嗲的,各有各的特色,有时候说说蛮好玩的。。 好白相~
4 september 2008
注释
^ 1、语言学家一般认为,若两种话语不能直接通话,则两者可定义为两种不同的语言;若两者间有或大或小的差别,但可以直接通话,则两者可定义为同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根据这一分类标准,吴语跟北方话无法通话,应分别归类为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语言归类的问题上会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量,因此中国语言学家大多将吴语归为汉语的一种方言。
2、在江北吴语分布方面,靖江的老岸话、通州的金沙话、南通的通东话被认为是由不同时期的江南移民带入的,但是由于与江南隔阂时间越来越长,遭受了下江官话的侵蚀,此三种吴语已经不能与典型的太湖片的苏沪嘉小片和常州片吴语交流,一般认为通东话、靖江话、金沙话、南通话是吴语官话的三个层次,金沙话拥有更多南通话的特点,但是由于保留了全浊声母,还是把它划为吴语,而南通话浊音已经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在南通的启海话,由于皆系18世纪后期江南嘉兴、湖州、苏州等地移民,所以于江南吴语基本能一致,仍然能于典型的江南吴语交流。
3、江南吴语分布方面,杭州吴语由于受到南宋官话入侵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的儿化音,呈现了官话特点,而金坛话、溧水话、高淳话由于处于吴语分区的交界处,受到两种不同分区吴语的影响不能与典型江南吴语交流。(丹阳话受到镇江的下江官话影响,也不能交流)
以往方言资料,为了缩短与普通话的距离,往往会向普通话靠拢。但现推普工作有了更高要求,比如:普通话测试时,不承认上海人说的“机、漆、希”是普通话的(j)、(q)、(x);本篇采用的注音方式强调上海话与普通话的不同点,这样有利于上海人说准普通话。
另注:西方语言的“国际音标”因为印刷方便和沿用习惯,有时和真正国际音标略有点差异。
30 januari 2008
三、西 区
1.宣州吴语分布于皖南、江苏西南部及浙江西北一角,内部分三个小片,差别较大。太高小片古全浊声母没有通音化,石陵小片有的点清化,铜泾小片则都通音化了。
2.宣州片15县市,308万人(其中安徽261万人)。
(1)铜泾小片12县市,230万人。
[安徽] *铜陵、*泾县、宁国(青龙、济川、东岸等乡的乡村)、*繁昌、南陵(北部西部,及东南角吴滩乡一带)、宣城(限北部西部及南部溪口乡金牌)、*芜湖县(万春区除外)、当涂(限东部南部)、青阳(童埠、杜村二乡及酉华乡杨柳地)、贵池(东部)、石台(东部,含旧城关广阳)、太平(已划入黄山市。西部杨家岭一带,北部龙门以北)。
(2)太高小片6县市65万人(安徽18万人,浙江47万人)。
[安徽] *太平(划入黄山市。东部南部)、宁国(限南部南极等乡)、当涂(限东部湖阳乡、博望乡)。
[江苏] *高淳(西部)、溧水(南部)。
[浙江] 临安(旧昌化县的昌北区)。
(3)石陵小片5县市,13万人。
[安徽] *石台(石埭。中部)、青阳(东南陵阳等乡,含城关旧派)、泾县(限西南厚岸、包合、水东三乡)、太平(划入黄山市。西北三丰地区部分乡村)、贵池(限南部灌口一带)。
3.宣州吴语受到官话严重侵蚀,在城镇往往对外说江淮话,在家说吴语,或限于老人妇女应用,在圩区则保存较好,称为“此地话、圩巴老话”。有些在官话包围中的土著话已被同化得只残存很少几项特征,如芜湖市郊四山乡的褐南村,男人已说市区官话,土话被认为妇女话,也只剩下定母读[r]声母,代词复数带[n n24] 尾,近指用[k ?5],远指用[ku 55]等几项宣州吴语特征了,这些残余点即未统计在内。注意太平划入黄山市,但现黄山市驻地屯溪是说徽语的。
30 januari 2008
二、南 区
1.南部吴语四片除处衢片部分外,都在浙江境内。但分歧很大,甚至片内也有部分点不能通话。一般说台州片婺州片跟北部吴语尚有一定程度的通话可能(台州片语音与北区最近),而东瓯、处衢两片
与其他片差异最大,完全不能通话。
2.台州片10县市,人口500万。
[浙江] 临海、三门、天台、仙居、黄岩、椒江市、温岭、玉环、乐清(清江以北)、宁海(岔路以南)。
3.东瓯片12县市,人口420万。
[浙江] *乐清(清江以西)、永嘉、温州市、瓯海、瑞安、平阳(闽语区除外)、苍南(闽语区除外)、*文成(除南田区)、泰顺(限万丈区)、洞头(南部洞头、元觉、霓屿三岛东部的闽语区除外)、玉环(西南角)、青田(东部温溪区,及万山区的黄洋、万山等乡)。
4.婺州片9个县市,人口400万。本片内有些县互相通话困难,要用金华话作中介。从通话情况看,金华、兰溪接近,武义、永康接近,东阳、磐安与义乌接近,浦江更较特殊。
[浙江] 金华市、兰溪、浦江、义乌、东阳、磐安、永康、武义(旧宣平县地区除外)、建德(姚村乡及旧寿昌县东南唐村、里叶二乡)。
5.处衢片23县市,分布在浙西南、赣东北、闽西北,人口650万人。
(1)处州小片9县、人口150万。
[浙江] 丽水、缙云、宣平(今归武义县所辖)、云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文成(南田区)、*青田(温溪区及万山区一部除外)、*泰顺(南部闽语区及百丈镇除外)、庆元(东部)。
(2)龙衢小片15县市,人口500万。
[浙江] 龙泉、*庆元(东部竹坪、合湖以东除外)、松阳、遂昌、衢州市、龙游、开化、常山、江山。
[江西] 上饶市、上饶县、玉山、广丰、德兴(限陇头)。
[福建] *浦城(南部石陂、水北、临江等五乡的闽语区除外)。
6.相邻两片间有些方言带过渡性质,如婺州片的武义带有好些处州小片特点,处州小片的缙云又有婺州片特点。交通发达城市跟周围乡村也常不同,如浙赣线上的衢州市和上饶市,市区话带有较多的北区太湖片特点,跟周围乡间的处衢话不同。
7.在东瓯片以南的闽语区中有好些地方是双方言区。如平阳水头镇,既说闽南话,也说吴语东瓯片的水头话。苍南县闽语区中有两个吴语方言岛:一是处在蛮话区与闽南话区之间的金乡镇,人口约1.6万,为明初金乡卫驻军的后裔,属北吴语太湖片,兼有好些官话特点。一是南端浙闽界上的蒲门城,也是一个古戊所,城内蒲城乡与城东面沿浦乡说南吴语东瓯片的蒲门话,这种话与其他东瓯片各点温州话不同,自有特色,约8000人。蒲门人对外能说闽南话,金乡人对外能说闽南话、蛮话、平阳当地温州话。
30 januari 2008
分类
根据语言特点及通话情况,可将吴语分为三区六片:北区太湖片,南区台州片、东瓯片、婺州片、处衢片,西区宣州片。太湖片最大,可再分为毗陵、苏沪嘉、苕溪、杭州、临绍、甬江等六小片。处衢片也较大,可分为处州、龙衢两个小片。宣州片较散,可分为铜泾、太高、石陵三个小片。
一、北 区
1.北部吴语虽分布于苏沪浙皖四省市,但内部通话程度较大,故合为一片。
2.太湖片67县市,人口4730万人。
(1)毗陵小片15县市,人口800万。
[江苏] 常州市、武进(除沿江的圩塘、魏村、孝都、小河等乡)、丹阳、金坛(除漕河以西)、溧阳、宜兴、江阴(除西北角石庄乡及利港乡一部)、张家港(除中心河以东,沙槽河以北)、靖江(除西南角新桥、东兴等乡)、*通州(县城金沙镇及周围乡村)、海门(北部包场等12乡)、启东(北部吕四等7乡)、高淳(东部顾陇、永宁等7乡)。
[安徽] 郎溪(北部定埠、梅洛等乡,西北部建平、东夏、幸福等乡)、广德(北部下寺乡的庙西,南部芦村乡的甘溪沟及东亭乡部分村庄)。
(2)苏沪嘉小片30县市,人口2330万。
[江苏] 通州(东南部通海区9个乡及东北部三余区7个乡)、如东(东南角)、张家港(中心河以东、沙槽河以北)、*启东(除北部吕四、三甲等7个乡)、*海门(南部)、常熟市、无锡、苏州、吴江、昆山、太仓。
[上海市] 上海市区、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185万人)。
[浙江] 嘉兴、嘉善、桐乡、平湖、海盐、海宁。
(3)苕溪小片五县市,人口300万。
[浙江] 湖州市、长兴、安吉(以上两县西部边境官话移民区除外)、德清、余杭。
(4)杭州小片一市,人口120万。
[浙江] 杭州市(限城区及周围近郊区)。
(5)临绍小片十二县市,人口780万。
[浙江] 临安(旧昌化县昌北区及旧于潜县北部边境除外)、富阳、萧山、桐庐、建德(下包、乾潭以东)、绍兴市、诸暨、嵊县、新昌、上虞、余姚、慈溪。
(6)甬江小片十县市,人口400万。
[浙江] 宁波市、鄞县、奉化、*宁海(岔路及其以南除外),象山、镇海、定海、普陀、岱山、嵊泗。
30 januari 2008
Meer weergeven
grassoar
Taalvaardigheden
Chinees (Mandarijn), Engels, Frans, Spaans
Taal die wordt geleerd
Engels, Frans, Spaans
Artikelen die je misschien ook leuk vindt

Speak More Fluently with This Simple Technique
9 likes · 2 Opmerkingen

How to Read and Understand a Business Contract in English
16 likes · 3 Opmerkingen

6 Ways italki Can Help You Succeed in Your School Language Classes
12 likes · 7 Opmerkingen
Meer artike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