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y
[动词][对象][动词] 这个用法的正式名称是什么? 比如: 他点头点了几下 我学中文学了一年
24 feb. 2017 14:24
Antwoorden · 18
1
(重复同一动词的)连谓句
24 februari 2017
我想我们应该没有具体名称对于这些句法结构,其实知道了意义也不大。加了标点符号就好理解了 他点头,点了几下 我学中文,学了一年 可以看出来,后面的句子实际上就是进一步细节解释而已 我刚才读书读了几页=我刚才读书, 读了几页 我吃饭吃了几口=我吃饭,吃了几口 我跑步跑了几圈=我跑步, 跑了几圈
24 februari 2017
我用汉语回答,估计你能看得懂。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这是个很重要、很常用的句型。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注意到这个句型,搜集资料以后,发现没有人专门研究过这个句型,就写了一篇短文,发在班里的QQ讨论群里,让大伙讨论。没有想到遭到很多人讨厌,有人并提出了抗议,说我那是“烧包”,想把别人“比下去”。我无奈,闭嘴了。 离开学校几年以后又想起这个问题 ,当时我认为这个常见的句型应该有人研究过,并且给出了名称。但是我找遍能够找到的资料,却没有发现涉及这个句型的论文、专著。当时我已经离开学校,查阅资料不方便(在大学查阅论网上论文库很方便),所以我就到北大中文论坛上提问:这个句型/句式/结构叫什么名字?这个论坛曾经很红火,但是我提问的时候已经日渐式微,访问和发帖的人很少了,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我当时用的用户名大概是yhemusa,这个提问的帖子现在可能还可以搜索得到)。 今天看到你也提这个问题,又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搜索了一下,还是没有看到相关的论文。这里有一篇专门论述主谓谓语句的论文(2001年,http://www.doc88.com/p-8721956640785.html),也没有谈到这个句型。《现代汉语句型(增订本)》(2011年,http://item.jd.com/10620311.html)也没有谈到。我想这个句型/句式可能至今还没有人专门研究过。 因此,我建议你多搜集这种句子(从网络、语料库、书籍报刊等处搜集),具体详细地研究其结构及分类、语义特点(例如语义焦点)、使用的条件(什么情况下能用这种句式,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和语用特点(例如为什么用这种句式?什么情况下用这种句式(目的/作用)?)。这样的话就可以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漂亮的论文。如果你汉语水平好,可以用汉语写,发表在中国的学术期刊上;如果用汉语写比较困难的话可以用德语、英语或其他外语写,发表在中国或外国的期刊上。写出一篇好论文不容易,要广泛、全面地搜集资料,仔细研究,反复推敲、质疑、验证、修改。但是为了学术,吃点苦是值得的。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对这个句型/句式初步的认识: 一、结构 这是主谓谓语句,主语(大主语)是个名词性成分,谓语是个主谓短语,其中的“主语(小主语)”部分是一个动(单音节)宾短语(其中有的已经凝结成动宾式动词,或离合词)或复合动词,“谓语”部分是个动补短语,其中动词部分是与小主语中的动词相同(或与复合动词的第一个语素相同)的单音节动词。即: (1) N1 + (V0 + N2)+ V0 + 了 + 数词 + 量词 我学中文学了一年。 我看书看了一上午。 他打牌打了一整天。 (2) N1 + (compound V(V0 + ...))+ V0 + 了 + 数词 + 量词 他学习学了一上午。 这种句式的谓语部分还可以更复杂一点,例如 他考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上。 鉴于这种句式的结构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重复动词(的)主谓谓语句”。
24 februari 2017
汉语因为没有英语的that之类的从句标志,因此很容易看不出来谁是从句,然而汉语却是可以使用任何从句来作句子成分的。不要把汉语简单的理解成“动词+对象+动词”,动词+名词+……之类的所谓结构了,那是西方语言的分析思维,未必适合汉语。
25 februari 2017
没有什么人去研究这个“语序”,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尚未被人发现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句型”或“结构”,另一个,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家都觉得它没有什么可值得研究的。“他点头点了几下”,机械的看成“动词点+名词头+动词点”,可惜这个时候,汉语的习惯说法是“他点了几下头”或“他点了点头”之类,一般是不会说“点头点几下”的。至于“我学中文学了一年”,不外乎就是“我学中文”为主语(可以看成一个从句)然后谓语“看了”后面加补语“一年”。因此,真正的谓语,或者说,说话的人,真正提供的信息是在“学了一年”上。说白了,这也只不过是一个“主谓宾”或“主谓补”的一个基本句型罢了,怎么可能有人去研究它?    因此,这种句子是不可能用加逗号的方式来理解的。   随便拿出一个这样的句子来:他考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上。这个句子有两种理解方式,含义不同,第一种方式:主语:他考大学,谓语:考了,补语:三次才考上。含义是在强调:考了三次。第二种理解:主语:他考大学考了三次,谓语:才考上。重心在“才考上”,因此句子重音也在“才考上”三个字上面!
25 februari 2017
Meer weergeven
Heb je je antwoorden nog steeds niet gevonden?
Schrijf je vragen op en laat de moedertaalsprekers je hel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