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字公瑾,是三国时吴国的名将。他长得仪表不凡,才华出众,二十四岁时就辅佐孙策东征西讨,为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孙策对周瑜非常信赖和器重,任命他做建威中郎将,经常在诸将面前表彰他的功绩,并为他起造府第,厚加赏赐。孙策还对臣下说:“周公瑾和我情同骨肉,照他的才德和功劳,这些封赏算不了什么!”
皖县(安徽潜山)名士乔公有两个聪明而美丽的女儿大乔和小乔,孙策自己娶了大乔,同时让周瑜娶了小乔为妻。他高兴地对周瑜说:“乔公有我俩这样的女婿,应该算称心满意的了。”由此可见孙策对周瑜的宠信。
公元200年,孙策不幸遇刺身亡。周瑜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尽心竭力地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加强实力,巩固政权,在朝臣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除了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以外,周瑜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胸襟开阔,气量很大,无论谁冒犯了他,他都从不计较。这种宽厚谦和的品德,使他深得人心,朝中的文武大臣,都乐于和他结交,只有程普对他不满。
程普,字德谋,也是吴国一位声名卓著的勇将。他在朝臣中资历最深,年纪最大,同僚们都尊称他为程公。他看到周瑜年轻得志,地位在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总想找个机会杀杀周瑜的威风,抬高自己的身价。
周瑜知道以后,便处处注意谦让程普,避免和他发生冲突。有一次,周瑜乘车外出,正好迎面碰上程普坐车而来,就立即命自己的车夫闪到一旁,让程普的车子过去。程普看了,感到非常得意。
在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和程普分别担任吴军左右都督,但战斗的策略主要是周瑜制定的。事后程普经常对人夸耀自己,贬低周瑜。周瑜听了却说:“我那时还年轻,没有程公的帮助,是打不了胜仗的。”
周瑜谦逊忍让的态度,传到程普耳中,不能不对他有所触动。为了进一步消除隔阂,周瑜又多次到程普府上去探望他,表达了自己想和程普结为至交的真诚愿望,使程普深受感动。
程普终于抛开旧怨,和周瑜结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他深有感触地说:“与周公瑾相交,真是如饮醇醪(lao2),不觉自醉。”“饮醇自醉”这句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