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 ---- 一毛不拔。" 中间的横线“——”是一个破折号。
这叫作歇后语。很有趣的。
以下转贴: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歇后语(2张)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趣味谐音歇后语[2]
鼻孔里灌米汤—— 够戗(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以上转贴完毕。
例句(破折号,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在双方都明白的前提下,歇后语可以只说半句。):
1,你真是个铁公鸡, 一毛不拔。(你真小气。)
2,你啊,简直就是铁公鸡。(你啊,真小气。)
3,你总不能一毛不拔吧?(你总不能一分钱也不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