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是门最重要的语言,这是我们的母语。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教师,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普通话素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严重怀疑教师们在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是不是没有普通话口语测试,是不是只用过笔试的一关。
两任语文老师均来自湖南,"n"和“l”全部都讲不清,讲错。你的”脑“袋,他们会说你的“老”袋。“把小“练“”拿”出来,他们会说把小”念“”喇“出来。他们可是教语文的,要是去教小学生,简直是乱来,误人子弟。听着就是很不习惯,避开开头带“n”“l”的字的话还不至于那么糟糕,但有“n”和“l ”的字很多。
还有就是四任地理老师.第一任是东北的,虽然讲话语气有股那味儿,但也还行吧。然后就是一个23岁的重庆男老师,他很年轻,但他也"n"和“l”全部都讲不清,“河南”“荷兰”也一个音。第三任是内蒙古的,她是94年的,也很年轻,但说话的北方味儿很重,个别字读音还是错的,比如“”第5题“,她会说“”第5体”,所有名词后面总加个“儿”。
这几任只是虐虐我们,现在地理选考班的老师可谓是连环杀,他来自河北。上他的课真得好难忍:“地方[fǎng]时”“濒[pìn]临”“俯[fū]视” “C (sei)”.......还有“浙[zhé]江”.......不止这些,而且每一段地理材料他都要读下来,几乎每两三句话里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真得很难以忍受,“东北老师其实还好。”我们尝试去纠正他们,但发现“n,L”不清的老师是纠正不了的。其他几个老师能纠正,但也教不起,下次还是会错。所以我们就放弃了。我不赞成普通话这么差的人当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考教师资格证,对普通话要求应该不严。我认识的一些外国人发音都比他们要好很多,可他们是中国人,中国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还是高中的教师。我学习的是知识,但这声音太呕哑嘲哳难为听了。我要尝试去接受他们的普通话。毕竟他们是我的老师,我这么说他们好像不太好,我只是想吐露一下我的心声,我心里太沉闷了。
我觉得说他们发音错了是不准确的说法,中国这么大,各种有各种方言的发音,你不能说任何一种方言的发音是错误的,你说的话到人家的方言里,人家还说你的发音是错误的呢!所以不能这样理解,最多只能说他的普通话不标准,他们的个别发音如果既不是普通话的发音,也不是任何一种方言的发音那才叫作发音发错了。
我个人觉得除了语文课对老师的发音有要求是应该的,而其它则根本无需强求,只要他(她)的话大家能听懂,就可以了,不管使用的是何方言。因为我们学的是知识。小学、初中、高中,可能知识还不算难,大多数人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可能都当的了,如果到了大学,那就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教授了,有许多老教授,老专家说话都是带家乡口音的,难道把他们都换掉?因为他们讲话有口音,他们教的课我们就不好好学吗?
我们学的是知识,不是他的口音,我们许多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有多少英语老师的口音是标准的?大家还不是得根着学?有几个人说我受不了他们的发音?怎么对中国人就这么的不能宽容呢?我们应该多多的在意这些老师讲的知识是什么,他们能不能把这些知识教授明白,而不是发音,可以这样讲,很难说普通话就是汉语最好听发音,而其他的方言发音就是难听的发音。那只是成见罢了。
报道说,现在许多上海孩子不会讲上海话,这是一种悲哀!!!!!!任何方言几乎都传承了上千年,几千间不断演化最后形成今天的说法,今天的发音,都有它合理的一面,有它独特的魅力。任何一种方言如果消失了,都是一种文化上的损失。
现在不是已经有人开始在保护各种方言了吗?生活在中国,每个人完全可以很容易的既学会家乡话,又学会普通话的,这样不是很好吗?其实科学已经证明,会的语言越多,不懂是方言还是外语,这样的人越聪明,头脑越灵活。因为语言直接影响人的思维。
Bai说得不错。根据这些例子,这些老师的普通话确实差得太远了,如果不熟悉上课的内容,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都有困难。口音稍微有一点没问题,但造成歧义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我觉得Bai这里没有歧视方言的意思,只是不满,是合理要求。中国方言之间的差异不是美国可比的,很多南方的方言北方根本听不懂。拿毛主席举例子的也是离题太远。高中课堂也绝对不是学习方言的地方,甲地的高中生也没有保护乙地方言的义务。现在中学很多外聘的老师,这些外聘的老师确实很辛苦,但绝不是降低对自己要求的借口,不过这主要是你们学校的责任。
而且看了小Bai后面对自己的反思,很难得啊。很善良的孩子。祝你学习顺利。
我挺纳闷儿,你怎么找到这儿吐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