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ny
“过年”,“除夕”? 我非常的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现在是中国人的过年对吧,可是我有听说除夕,除夕是什么?与过年有什么区别吗?我很好奇,传统的中国的节假日都会有一个传说在后面,过年 除夕 也会有吗?我真的很想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谢谢各位了。
Jan 28, 2011 2:03 PM
Answers · 6
2
整个正月都可以说是在过年,但只有大年三十儿是除夕。除夕当然也有传说,夕是一种怪兽,在年末出来害人,人们知道它怕红色和响声,便用鞭炮吓跑他,也就是“除”掉“夕”,期望来年平平安安。
January 28, 2011
1
Long long again,our ancestors have suffered from one of the most ferocious beast threat.This beast is called "年",it hunts all kinds of animals for food.In winter,there is lack of animals for 年 to hunt,so it goes to the village and hunts villagers for food. People have struggled with this 年 beast for many years,people found that this 年 is afraid of three things ,the red color, light and sound.So in winter people hang red peach wooden board on the door,stay up all night,make some sound.On this very night,年 broke into the village,saw those red colors, lights and sounds,it was frightened and run back to the mountain and never comes back. To commemorate this victory,in every winter of this time, every household pastes red couplets on the doors, electricity lantern, sets off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stay up all night, and then the next day, we give our best wishes to each other in the morning. It has been 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then become the "过年".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夕”是那个怪物,就像00ooo00说的。到底是哪个我也不太敢较真。 对了,那天我的的确确说了11个成语,谢谢啊,你汉语嘎嘎的!
January 28, 2011
2 B brief,“过年”is the period of time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and“除夕”is “New Year's Eve” to Chinese New Year. Hope it helps. ^—^
June 17, 2011
除日: 除去該年之最後一日,即陰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宋˙王炎˙元日書懷詩:「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 談徵˙事部˙除日:「呂覽注:歲除日,擊鼓驅疫厲鬼,謂之逐除。」 除夕: 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的夜晚。 宋˙劉克莊˙除夕詩:「除夕陰寒怕卷簾,雨聲斷續下疏簷。」 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不覺已是除夕。卜老一家過年,兒子媳婦房中,都有酒席、炭火。」 亦稱為「除夜」、「歲除」。 今稱該日全天為「除夕」,而不言「除日」。 今稱「除夕夜」者,係贅詞,夕即夜,除夕即除夜。 過年: 有二義 一 度過除夕。(一小段時間) 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別人家多歡歡喜喜過年,獨有他家煩煩惱惱。」 二 在新年裡慶祝、作樂的活動。(較長期間) 台灣習慣:民間正月初五開工、開市,公務機關正月初六上班,故所稱「過年」,到該日即結束;但氣氛仍可延續到元宵節,直到各地燈會結束之後。 過年習俗,一時一地各有所異。可以參考宋朝孟元老所著之《東京夢華錄》第六卷及第十卷,書中所述一千年前汴京之風俗,至今仍有保留者。例如: 除夕:至除日,禁中呈大儺儀,並用皇城親事官。諸班直戴假面,繡書色衣,執金槍龍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偉,貫金副金鍜銅甲裝將軍。用鎮殿將軍二人,亦介冑,裝門神。教坊南河炭醜惡魁肥,裝判官。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自禁中驅祟出南薰門外轉龍彎,謂之「埋祟」而罷。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 年三十: 客家話稱除日。農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後來凡是十二月的最後一天,無論是三十日或二十九日,一律取整數稱為「年三十」。年三十暗晡:則是客家話稱除夕。
January 29, 2011
除夕 - 概述 夏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就是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注:腊月就是12月) 除夕 - 风俗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 - 传说 春节传说: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因为把“年”这关过去了,所以就叫“过年”。 过年就是春节(Spring Festival)、新年(Chinese new year),它们都指的是一段时间,而除夕指的就是大年三十这一天。
January 28, 2011
Still haven’t found your answers?
Write down your questions and let the native speakers help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