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
1.央视比赛节目中的出题错误:“鸡‘土从’菌”误为“鸡枞菌”。
2.浙江高考作文命题中的知识差错:“英国作家戈尔丁”误为“美国作家菲尔丁”。
3.“王立军案”一些媒体报道中的用词错误:“服法”误为“伏法”。“
4.“棱镜门”报道中的用词错误:“泄密”误为“泄秘”。
5.“胡蜂蜇人”事件报道中的用字错误:“蜇人”误为“蛰人”。
6.文化新闻报道中的称谓错误:文职干部误称“文职将军”。
7.刑事案件新闻报道中误用“弑”。
8.汉字书写中经常写错的字:“冒”。
9.律师公文中的用词错误:“受权”误为“授权”。
10.街头店招中的常见差错:“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王六郎遂飄然去
政治味有点浓···对我这个**人而言···飘过
2008
一、电视中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乐”。此处应该读lè,往往误读成yuè。不仅谈话节目中嘉宾读错,主持人也容易读错,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也有主持人读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yuè乎”。
> 這是 依錯說錯 的話
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 "說"乎!」
說 : 喜悅。通「悅」。
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惙惙;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 "說"。」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 "說" 乎!」
結論 : 對我這個台灣人而言 <<咬文嚼字>>所言未可盡信
2009
三、媒体中容易用错的成语是:首当其冲。如:“他首当其冲坚持上一线工作”“大地让人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母亲”。这类说法不仅出现在广播电视中,也出现在报刊图书里。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首先”。
> 首當其衝 / 衝鋒陷陣 魏書˙卷九˙肅宗紀:「妖黨狂醜,必可蕩滌。衝鋒斬級,自依恆賞。」
2011
八、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准确的说法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摄氏度是温标的一种,由瑞士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这是一个法定计量单位,不能随意拆开。
> 台灣慣用 : 攝氏26度 華氏32度
九、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 有 "年度" 但 "季度" 是否必要? 將來 再造一個 月度 周度 日度?


